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再定位“全球化” 中國半導體供應鏈尋解方
2023-06-30

當“全球化”已遭到人為外在破壞,全球“貿易壁壘”再起,半導體供應鏈風起云涌,一場再議全球化與中國半導體行業重新再定位的思考,于2023年SEMICON China開幕論壇上迸發出智慧火花。眾聲喧嘩里,中國半導體行業“冷靜”的晨鐘已敲響。包括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魏少軍教授、長江存儲董事長陳南翔為代表的學研與業界,紛紛提出真知灼見,為中國半導體未來“再全球化”尋求“破壁”解方。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魏少軍引言時指出,半導體全球供應鏈誕生其實是人類社會追求經濟發展規律的體現,這規律早在幾百年前,《國富論》作者亞當斯密已經指出來,社會的分工越細,其實意味著市場提升也高,勞動生產率提升。但當前全球化的進程其實已被中斷,其中一個重要就是把中國排除在全球之外,美國、荷蘭和日本先后都出臺半導體設備的管制措施,這對全球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

他援引,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說“全球化已死”,“我覺得如果按照現在的方式去看,全球化確實如此,想再恢復不大可能” 但是中國的半導體的產業事實上是建立在一個全球化基礎上的,面臨嚴峻挑戰,讓過去中國全球化模式可以實現全球資源的配置,比如:用最好的代工廠、用最好的裝備、材料和EDA工具時代可能一去不返。

在全球化遭破壞后,過去資源配置模式不一定能有選擇最佳的資源,這是當前中國碰到產業模式上最大的挑戰。

即便在嚴峻挑戰環境下,他還是樂觀信心地指出,當前中國既然無法改變外部的情況,要冷靜地去應對,尤其要“主動作為”。他分析道,如果第一階段是全球化1.0,那么1.0很可能結束了,現在全球化2.0之下要“主動作為”推動半導體產業實現“再全球化”。

如果說,上半場是全球化的1.0,中國是被動地被卷入全球化過程,獲得了發展機遇,那么下半場,中國應該要一個以發展中國、以我為主積極的理念,其實這里面有重大的理念就是,中國不能夠再重復以前的被動地發展,而要主動地去做。讓大家都能夠在中國市場獲利,共同來發展,“當然(如果)有人不愿意來,也不必強求”。以打破封鎖與遏制為目標,實現自立自強發展。

他舉了幾個數據,從制造面,國內12吋晶圓代工產能2015年前的產能為19.7萬片,2015年以后,新增了23.9萬片。到2021年底,國內現有12吋晶圓代工產能為43.6萬片,但仍與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目前每月150萬片的產能需求差距巨大。

另外,國內設備方面,目前受到比較大的限制。中國半導體制造設備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感并不強。唯從2008年啟動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來,促進了半導體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2008-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7.7%。

中國在關鍵的半導體生產材料上這塊比較高,2008年七十幾億人民幣收入,到2022年為止已經增長至600多億人民幣,“15年時間,走到今天速度已相當驚人”,但,“進展速度快并不代表就行了,這給出一個重要的啟示:假以時日,中國發展絕不會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魏少軍更點出,中國去年生產了2000多萬輛汽車,位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發展也非?,即使如此,近日,外傳美方很可能對AI芯片進一步實施禁運,他說“是對方把自己的路給堵死了,對中國卻不見得是壞事,給了中國很好的發展機遇。過去,中國發展的時候,很多時候先對自己持懷疑態度,但其實,也可以擴展自己的模式。”

長江存儲董事長、代理CEO陳南翔也很有默契地以“再全球化”作為論壇的分享主題,這也是陳南翔上任之后,首次公開的重要演講。

他提及,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經說“全球化已死”,某種程度他個人贊同。他指出,說現在的再全球化跟過去的已有全球化,有一個全球化系統性思考重大差別,這個差別是要把過去5個和諧核心要素(市場競爭、創新與標準、供應鏈、人才流動、資源配置)把規律打破了,但核心的問題是:未來自由貿易還要不要?WTO準則還要不要?

另一方面,對全球化一致性思考,也可以看到不論韓國、日本,包括歐盟和美國,都希望把自己的在地化的制造能力翻兩倍,全球產業整體平衡又要被打破,未來可能許多地區又會形成很多產能過剩,形成一致性的擔憂。

下一步,對全球化可持續性思考是,全面數字經濟時代關注7大行業應用:從云計算、IoT、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增強現實等等,未來走到數字經濟的時代,是一個虛擬的空間,挑戰傳統意義下以地理邊界為主體的國家治理邊界,強調資地地域邊界的在全球化與數字經濟下的數據空間是相隔離,兩者并不和諧。

他認為,過去50年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全球合作功不可沒。然而面向數字經濟時代,原本預計2030年半導體產值可以達到1萬億美元,仍舊是可以做到的目標嗎?還能如愿實現嗎?他本人“打一個大問號”。

正因,半導體產業發展中面臨著地緣政治訴求及國家安全訴求所帶來的巨大的不確定性!霸偃蚧闭诎l生,這對全球化市場與競爭、全球化創新與技術標準、全球化供應鏈、全球化人才流動、全球化資源配置“和諧五要素”均已造成障礙。導體產業將進入動蕩且無序的時刻,這不僅沖擊現有的全球供應鏈,產業分工甚至產業發展模式帶來重大影響。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23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