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2D內容轉3D播放,3D觀累了一鍵回2D
由于目前3D內容仍少,所以2D轉3D成為必要功能。目前有兩種技術實現,一種是前期人工干預制作,一種是實時處理。目前主要以前者為主,后者全球還沒有一家公司能做得好。前期人工干預制作基本就是人工將畫面景深賦值,將原畫面加工產生另一視角畫面,實時技術實際應該叫2D視頻3D播放技術,是在2D視頻解碼后利用視頻畫面移動的特點,由于移動是畫面不同景深物體移動量是不同的,播放時根據多幀緩存畫面簡單處理衍生另一視角畫面。不過,這樣的效果是無法和3D拍攝的畫面、人工轉制的3D畫面的效果比較,具體體現在比如:物體本身的形狀無法還原,景深邏輯一定幾率是錯誤的等等,這樣的3D效果會讓大多人長時間產生眩暈等不適,所以我們將此技術對外稱為“準3D”,內部稱為“偽3D”。
此外,很多人擔心長期觀看3D視頻會導致不適,其實,這大可不必擔心,由于雙眼在不斷的景深變化時也在不斷調整焦距,對保護視力、預防近視都是有益的,而且我們在不想看3D時可以一鍵切換至2D播放。由于我們3D/2D切換時,普通產品視頻解碼和刷新都能達到每秒20幀以上,所以我們切換時只需1/20秒以內,客戶可以無縫切換,感受畫面立體和平面顯示變化。
我們3D/2D切換主要應用于真3D內容,所以技術處理很簡單,將2個畫面丟掉其中一個,顯示一個單畫面、關掉3D視障就成為普通2D了。普通產品視頻解碼和刷新都能達到每秒20幀以上,所以我們切換時只需1/20秒就不是什么技術難度了。

頁碼: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