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P顯示屏市場低迷原因分析 挑戰才開始
編輯:寒青 [ 2014-10-10 10:35:21 ] 文章來源:數字標牌網
數字告示
內容導航:
DLP顯示屏市場低迷原因分析 挑戰才開始
第二,經濟低迷因素。這個因素的核心表現是2013和2014年確定的GDP增長速度低于此前2003-2012年的均值。甚至有經濟專家認為,目前7.5%的經濟增速目標依然偏高。未來的目標值可能是6.5-7%之間。這些數據,以及投資水平、制造業指數等數據成為了DLP行業內人士“認定存在一個低迷經濟”環境的基礎。
但是這樣的觀點忽視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國內市場的GDP增速的確在穩步下調。這種調整也被稱為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但是,即便是這個已經降低的GDP增速,橫向比較,依然是全球最快的速度;縱向比較,每年實際的增量絕對值比前10年的均值,甚至高峰值都不是在下降,而是在增加。
用經濟增速的變化速度,代替經濟增幅和增量的絕對值,進而證明一個低迷的宏觀經濟的存在,是不合理的“數據利用模型”。如果這可以成為DLP拼接行業“苦惱”的來源,那么其他經濟增速更低的市場中的企業豈不是都“難以生存了嗎”?
第三,DLP拼接企業的另一個苦惱外因是“政府行為調整說”。在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后,政府政策更加側重于細膩的調控節奏,因此,DLP拼接行業過去十年較為粗放的項目方式得到一定遏制。同時,政府致力于降低各種公共資源支出,提升政府資金利用效率。這對于主要服務市場是政府、政府主導事業單位和國企的DLP拼接大屏行業而言,意味著“一定程度的項目緊縮”。
主要變化是,項目自身更嚴格的資金使用要求、以及新上項目更為審慎的決策機制。這些變化顯然會影響DLP大屏企業的經營狀態。但是,DLP大屏企業卻絕對沒有資格“怪罪”客戶。
作為客戶方,嚴格的花好每一分錢應當是常態;作為執政環境發展和變化的產物,政府法人實體越來越“精明”也應當是常態。銷售者和服務者,從來沒有要求最終客戶必須“花錢大手大腳”的權利。如果一些DLP拼接企業的生存必須依賴于“大手大腳花錢”的客戶,那么現在的所謂困難和苦惱,就更應該是這些企業“自身定位不正”的問題,而非環境變化的問題。
更加節儉、廉政和高效的政府,是執政者自身發展進化的必然方向。這不是國內市場的特例。也不是現有特殊經濟背景下的特例。政府為主要意志的項目資本支出,從最初的寬泛和粗糙的管理,到越發精細的管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種趨勢只不過在新一屆政府執政理念下更為凸顯,但絕不是今天才有的特殊情況,也不是短期存在的特殊情況。如果DLP大屏企業對此覺得苦惱,那么結果無外乎兩個:改變自己以適應之;或者放棄這個產業。
由上分析可以看到,所謂環境因素導致今日DLP拼接大屏企業的“苦惱”的觀點,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根本沒有切中產業要害。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起決定性作用的基本道理不會再DLP拼接行業有特殊性。
如果說現在的DLP拼接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擁有某種敏感,那么也不是外部環境調整的過錯。而是因為DLP大屏拼接行業在“溫室中”、在“舒適的環境里”太久了,甚至失去了客觀看待并分析競爭風險、宏觀經濟風險、客戶選擇的決定性價值等行業規律的能力。
頁碼:
上一頁
1
2
文章來源:數字標牌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有意與本網合作者請與《數字標牌網》聯系。未經《數字標牌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即為侵權。
數字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