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告示產業已經發展了10年,顯示屏、播放機的價格都已經很低了,軟件甚至都是免費的,為什么數字告示產品還是不能大規模普及呢?”有很多的行業內人士,經常抱著這樣的疑問和筆者探討。
的確,與十年前比較,數字告示系統的成本已經下降很多。顯示單元,無論是液晶還是LED大屏,價格都只是十年前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播放器產品,現在安卓和ARM平臺的盒子,價格也可以壓到幾百元,甚至一二百元。在價格下降的同時,這些產品的品質和性能還獲得了很大的提升:以顯示屏幕為例,20000元,10年前是32寸和37寸產品的價格,現在卻可以購買70寸以上的產品。
能夠證明數字告示硬件成本已經很低廉的理由還包括一些橫向比較:比如,人工費用,在過去的10年里,幾乎上漲了50-100%。與數字告示產品,一兩個點數千到數萬元的成本不同,任何店面的裝修費用,僅僅是人力成本都會超過數字告示系統。同時,店面裝修的材料成本,尤其是高檔環保材料和純木材料的價格,在過去十年也幾乎翻了一番。
很多零售店面,三年一小裝、五年一大裝的“裝潢”成本是很高昂的。店面愿意支付這樣一比費用的前提是:更為干凈、整潔、時尚的裝潢元素,是任何消費體驗的必不可少組成部分。通過不斷改善消費環境,店面可以獲得更多的銷售額。這樣的理由也完全適用于“使用數字告示系統”:無論是用于展示還是互動,數字告示都能改善店面的消費體驗,并創造新的體驗價值。但是,現實是,很多領域數字告示依然很難受到歡迎。
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答案應該在“生態”概念上尋找。目前數字告示產品,最匱乏的是“內容生態”鏈。內容上的“支援力度”不足,是導致數字告示雖然廉價,卻依然沒能快速普及的關鍵點。對此,至少有以下的理由可以提供支持:
第一, 凡是已經普及數字告示應用的領域,都是“內容充分”的領域。比如,機場和地鐵的廣告顯示屏。這些人流量巨大的地方,一直以來都存在大量的廣告板。現在數字告示取代了傳統廣告板,為顧主機構創造更好的廣告效應。再例如,在北京地鐵的到站和發車提示顯示牌和家樂福超市的導購、功能區提示顯示牌上,數字告示系統的應用效果也很好——因為這樣的領域隨時都有“必須”的內容的支持。
第二, 但凡需要自己制作內容的機構,數字告示應用都不是很成功。數字告示的內容可以是傳統樣式的:這種情況下,數字告示的好處是,內容容易更新;也可以是動態的、豐富變化的效果的:這樣的內容吸引力很高,不過也需要更為專業的設計和制作。對于很多機構,政府、社會機構、零售門店、餐飲系統,自己制作視頻的、動漫的、甚至僅僅是傳統展板樣式的內容,這些機構都缺乏專業人士和專業技能。雖然在傳統展板樣式應用中,任何機構都有制作相關內容的經歷,但是如果不是經常更新、經常更換內容,采用數字告示也就沒有了意義——還不如用傳統展板來的方便和便宜。而經常更新內容則需要專門的人員和機構負責這項工作,這是很多傳統機構所沒有的條件。
第三, 數字告示標牌內容采用外部機構制作的成本很高,而且市場支撐規模也不足。既然數字告示的使用者自身缺乏內容制作能力,何不外包給外部的專業機構呢?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是,這也需要增加額外的成本。尤其是在數字告示內容頻繁跟新的前提下,其成本很高。這種成本對于機場廣告牌是可以承受的——畢竟廣告制作費用由廣告投放者承擔;對于零售這樣的行業用戶則是很難以接受的。此外,相對于目前可能采用數字告示的機構的規模和數量,能夠提供很好內容服務的機構規模和數量顯得非常不足——這種賣方市場的狀態,也決定了“內容成本”必然高起。
第四, 對于連鎖型的行業,總部提供內容的方式,不能滿足數字告示應用的“真實”需求。對于連鎖加盟的行業,由總部統一制作內容,并分發給下面的分店,往往可以極大的攤薄內容成本。這是一個好消息。但是這種模式會導致加盟店的數字告示內容高度重復。這不符合具體店面“個性化和本地化”的經營需要。這種內容成本控制方式,很難成為數字告示內容供應的主要模式。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數字展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