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面板目前有手機、平板、NB、AIO以及LCDmonitor 5大需求(圖1),手機跟平板夾帶觸控的功能比重非常高,但目前市場比較關注的是NB附有觸控的功能比重實際上不如預期高,主要是因為NB帶觸控會使屏幕變得比較厚,另外是整機價格的問題,攝像頭以及觸控功能雖然用到機會不大,實際上到最后是用送的方式,因此這些功能都并進來時需把成本控制在1500元臺幣(目前約3000臺幣),所以NB滲透率不高。另在AIO產品上雖然比重較高,但出貨量并不大,而LCD monitor用到觸控的比率也不高。所以整體來說,手機占觸控面板的產值約7成、平板電腦約占2成,合計起來兩大應用面產值約占觸控面板的9成,觸控面板探討需求的大方向必須放在手機跟平板上。另盡管目前車用觸控面板產值比重已有提升,比NB應用還高,臺灣廠商目前友達、群創與凌巨都要進軍車用觸控,但車用觸控面板認證時間長,因此廠商分食到的餅還需評估。
全球觸控面板廠排名:根據Displaysearch的預估,2014年全球觸控模組約出貨17.38億支,YoY約成長15%,其中智能型手機約12億支,2017年雖將成長到24.04億支,但成長率已減緩到8%,平板電腦目前也逐漸減緩,今年約15~20%成長,2015年約成長10%,主要是平板電腦市場被大尺寸手機所搶食。今年全球觸控廠商的營收變成持平或衰退,主要是中國大陸廠商的崛起(歐非光等廠)導致殺價競爭停滯是非常嚴重,不管是手機、NB、平板電腦觸控面板價格滑落速度很快,但目前價格滑落的速度開始減緩,因為很多公司開始退出(如牧東)或者被整并。
觸控面板公司分析:觸控面板的營收依個別公司做排序(圖2),三星排第一,F-TPK跟三星的差距有拉遠,三星手機跟平板都是OLED,OLED是另類的On cell,AMOLED基本上是2片玻璃,但底部RGB以及上面的pureglass只有做防水功能,再委給和鑫與華映做觸控膜鍍膜厚再交給三星把那2塊玻璃貼合上去,當三星手機賣不好,將會從和鑫抽單。接下來三星會很辛苦,1Q14面板賠錢,半導體被抽單轉到臺積電,所以三星最賺的只有DRAM跟Nand flash,所以三星短期內不會對記憶體做大幅擴廠,因為三星手機賣不好,以及電視慢慢被中國所取代,所以三星集團在手機銷售狀況不好以及如果手機沒有創新的話,記憶體跟面板的產能暫時不會擴充,一般來講三星資本支出不要有太大的擴廠,都會先擴充晶圓代工廠。2012年臺灣觸控產業產值占全球35%,2013年只剩下26%,很多都跑到中國(6%至9%),以及日本(17%至23%,主要是JDI及sharp受惠于iPhone的InCell產品使得比重提升)。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數字展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