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研究機構NPDDisplaySearch對觸控面板產業的觀察,從2007年Apple正式導入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后,其受歡迎的程度逐漸超越原先使用于WindowsMobile的電阻式觸控面板;到了2013年時,外掛式的投射式電容已經在手機應用中占有67%的出貨比重。若是再加上也是利用投射式電容原理的內嵌式觸控面板,那么總出貨比重將高達96%。
換句話說,在2013年后,投射式電容在主流的應用端市場上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優勢,短期間再也沒有其他可以有力挑戰的觸控技術,而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供應鏈的發展也已相當成熟,并且競爭版圖也由原先集中于臺灣的態勢,分散到各區域的供應鏈。不過NPDDisplaySearch指出,整個觸控面板產業的演進并未停滯,仍有下列的關鍵走勢持續進行。
應用端市場的成熟與開拓
NPDDisplaySearch表示,自2014年開始,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產業的未來關鍵走勢除了產業本身的演進外,也與外在的應用端市場的發展息息相關。手機作為占有將近72%出貨比重的應用,在2014年時仍有約14%的年成長幅度,而且得以延續成長態勢較久。
但是作為第二大的應用的平板電腦(16.5%),自2014年起可能由2013年的高成長幅度(59%Y/Y),很快地跌落到約14%。不像手機有電信商補貼,而且比較容易有高低階的市場區隔,平板電腦相對較難以規格的加值來吸引使用者。特別是入門的7寸機種,其觸控模組報價甚至比一些中高階智慧型手機的還要低。
另一方面,筆記型電腦尺寸或是10寸以上的觸控市場成長比預期緩慢,其主要關鍵已經不再是觸控模組的價格問題,反而是使用者使用行為的建立才是關鍵。如果大尺寸觸控面板需求可以打開,對觸控面板產業的助益將會相當顯著,只是啟動的一方并不是在觸控面板廠商手上。同樣地,智慧手表目前雖然看起來有機會,但是業界短期間仍稍嫌樂觀,畢竟使用情境、使用模式與必要性都需要時間建立。
智慧手表的觸控面積雖然不大,但若是曲面的設計被使用者接受,那么無疑地會對新ITO取代材料的成長產生相當正面的影響。不過,曲面的設計除了觸控電極材料外,顯示面板必然也是關鍵。總結來說,NPDDisplaySearch認為,在主流應用端市場成熟后,觸控面板產業很需要下一個成長契機,但是契機的來臨還需要時間來醞釀。
嵌入式觸控面板的興起
除了Samsung的SuperAMOLED外,臺灣面板廠自2013年開始,采用單層多點的圖案來生產o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到2014年上半年,約已經有四家臺灣面板廠相繼投入。內嵌式觸控面板固然可以比外掛式觸控面板來的輕薄,但這卻不是下游品牌客戶采購時的唯一考量。
NPDDisplaySearch表示,如果以同樣的基礎來比較,內嵌式觸控依然需要保護玻璃,因此其成本的競爭力在于,其相對于同規格普通面板的溢價至少必須等同或小于外掛式的觸控感應器、軟板與控制晶片的加總。
以5寸的外掛式單層多點(GF1)來估算,該加總價格可能約落在2美元左右。換句話說,單層多點o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廠的溢價最多也就是2美元,如果無法做到這個溢價,對品牌的吸引力就不大。
但就算做到,其毛利是否得以創造正盈余,就考驗面板廠產線的成本管理能力。因此,內嵌式觸控面板正在攫取外掛式觸控面板的出貨比重這是肯定的,但是要在短時間造成嚴重威脅,恐怕還言之過早。不過NPDDisplaySearch指出,目前有四家面板廠愿意積極投入內嵌式觸控面板,這對其未來發展與對品牌采購疑慮的消除是有相當正面的意義。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數字展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