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觸控面板產業,主要以投射式電容(Projected Capacitive;PCAP)為研發主軸,為了讓平面或曲面/可撓式面板貼合完整,觸控面板技術相關業者也紛紛導入許多替代材料解決方桉,以及各種其他製程方式。
除了降低成本、提升光學效能,導入新技術也可提升產品的品質,幫助廠商開拓新的藍海市場。以臺灣與大陸觸控面板產業為例,2014年趨勢,已朝向採用新ITO替代性方桉、On-cell嵌入式技術以及全貼合技術等三大方向來發展。
各ITO替代性材料與技術比較
ITO(氧化銦錫)的主要特性是其「電學傳導」和「光學透明」的組合,適合用來做觸控感應層的材料,以開發出LCD、OLED、電漿等觸控顯示器產品。然因ITO材料昂貴,且ITO層較為脆弱,缺乏柔韌性,無法做出可撓式面板,加上昂貴的層沉積要求真空,因此觸控材料廠商們積極研發出ITO替代品,以提供製程成本更低、觸控效能更佳,同時具有ITO(透明、高耐用性)等優點的產品。
據調研機構NanoMarkets預估,ITO替代品的市場規模,自2014年起將有爆發性的成長,未來將有超過80億美元。目前在ITO替代性方桉中,主要有Silver Nanowires(奈米銀線)、Metal Mesh(金屬網格)、PEDOT/Conductive Polymers(導電聚合物)、Graphene(石墨烯)、Carbon Nanotubes(奈米碳管)、ITO inks(ITO油墨)等技術。
「奈米銀線」技術目前已成熟。其延展性(Flexibility)優于ITO,色偏(Color shift)亦比ITO低、光透率高。由Cambrios提出的專利ClearOhm材料,具備超高透光率(>98%)與每平方呎30~150歐姆的高導電等特性。此外Carestream、BlueNano、工研院也有這類產品,是市場看好的ITO替代品之一。目前應用該技術的產品有:華為的Ascend、LG和聯想的AIO、GVISION的POS螢幕等。
「金屬網格」技術,其形狀像是將極細的金屬線組成烤肉架,做在觸控感應器上,其優勢在于阻抗低(小于10歐姆)、資本支出非常低、製造成本比ITO稍低、透明度比ITO佳、光透度最佳、可撓度高,加上技術成熟,因此有許多廠商加入角逐的行列,包括韓商MNTech (2012年底供貨)、Atmel的XSense(2013上半年推出,已有手機和7吋平板使用)、富士軟片(Fujifilm,2013第二季推出)、UniPixel的UniBoss(2013下半年推出),以及3M、PolyIC,此外也有大陸廠商上市。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數字展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